close

以茶養胃、以壺養心;以茶為父、陶人性情,以壺為母、怡人心靈,給人無窮的啟迪!泡好茶,除了茶葉本身的質地之外,也需要茶具挑選得宜與泡茶者本身經驗的互相結合;宜興紫砂壺之所以會成為台灣壺市的主流、緣在有它五六百年的紫砂歷史背景存在,宜興壺:合紫泥、本山綠泥、紅泥三種泥統稱為紫砂泥;主要的礦物為石英、黏土、雲母、赤鐵礦,含少量的長石;宜興紫砂,可塑性強,收縮率小,膨漲係數高,能保持茶的原色、原香、原味,所以較為台灣壺界朋友所喜愛;又好的紫砂泥料在使用過後會很快的產生變化,用之既久、滌拭日加,壺自發黯然發光,外類紫玉、內如碧玉,真如奇物也,然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乃為宜興壺最大之特色,能讓人愛不釋手。

台灣壺係以彩度輕的白泥、黃泥或段泥作為土胎,起步較宜興壺為晚,直至民國八十年代中期宜興紫砂壺在台灣壺市慘遭重挫之後,台灣本土壺才開始逐漸出頭,這個時候的台灣本土壺的工藝水平基本上是不及於宜興壺的;宜興壺的款式大多數是根據商人的指示而量身製作,因此宜興壺幾乎周旋在傳統制與商業利益制中打轉、也就因為如此,長久下來,阻礙了壺藝的創作生命,然台灣壺的作者都肯在茶藝文化中來下注功夫,因此台灣本土壺形制活潑度是宜興壺無法企及的。

宜興紫砂,佔天時地利、得天獨厚,宋代詩人---梅堯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清代詩人汪文柏陶瓷行:「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都曾歌頌過宜興紫砂之美。俗云:壺之好壞,為品茗之根本;茗注莫妙於紫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宜興紫砂色彩以暖調子為多,溫姿勁骨、輕膚細理、光而不滑、細而不膩、泥質優異、再配以獨特的製作技巧,完美多變的形體,含蓄流暢的線條,使它贏得天下茶具稱為首的美譽。

紫砂壺泥料分:紫泥、紅泥、綠泥、段泥、降坡泥。

一、紫泥(紫泥、天青泥、青灰泥、清水泥、底槽青泥),為常見的典型紫砂泥,好的泥料已經非常少了,反而是差的比較多,紫泥顏色呈現紫棕色者,藏家們慣稱:黑紫泥。紫泥是從宜興黃龍山的礦脈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煉而成,礦脈裡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的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紫泥,主要成分為水雲母、含有不等量的高岭石、石英、雲母削及鐵質等,可塑性強,泥胚韌性高,收縮率小,溫良親和。

二、紅泥(紅泥、大紅袍、朱泥),原礦堅硬似石,呈淡草綠色調,質地密度大,質堅細膩,窯燒溫度略低,製作小件茗器,可愛靈動,深得世人喜愛;紅泥,礦氧化鐵含量較高,優者光潔明亮、橙中略見紅光,劣者雜亂陰霾,俗不可耐。大紅袍,產於江蘇宜興丁山趙莊山、黃石黃岩心;大紅袍朱泥涵蓋趙庄山及小梅窯二者朱泥之優點,大紅袍泥料低張力,收縮比幾乎為紫泥系列的三倍,製作時泥性易起節皺、開裂、塌陷、變形等,窯溫不足則偏黃易還原,窯溫過重則易變形起泡,壺成品率不到二成。壺燒成後,質感綿密,持之紮實沉重、紅潤艷麗,為泥中之極品;少、難、奇,為大紅袍三大特色,泥料稀少,出礦量低,高收縮比,成型難度大,泡養神奇,熱水淋壺變色率高,泡茶和順好喝,壺經泡養後,色澤艷紅,令人愛不釋手;黃龍山朱泥產量少,收縮比約四分之一,透氣性極佳,含有橘皮的皺紋,紅中略帶黃,顏色泛黃一些。朱泥分: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紫(高溫朱泥);梨皮朱泥及皺皮朱泥多為朱泥調砂,趙庄朱泥跟小梅窯朱泥都有原礦;趙庄朱泥是紫砂界公認最好的朱泥;朱泥一般目數較高,密度大,對茶品的香味吸附損失少,聚熱揚香,是泡烏龍茶的好伴侶。

三、綠泥(本山綠泥、墨綠泥、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位於紫泥上層與岩板之間,俗稱龍筋,胎質輕疏,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岭石、石英及極少量的鐵氧化物,透氣性和吸水性好。

四、段泥(老段、青段、黃金段),原礦稱它為老團泥,是本山綠泥與紫泥自然形成的共生礦土,本山綠泥與紫泥兩者都是屬於紫砂的原礦,泥性質相同,段泥原礦較為稀貴。段泥產於江蘇省宜興黄龍山,原礦外觀近白色,夾深綠斑點;除可當做泥胚製陶之外,亦可磨篩成細顆粒,作為調砂效果之用;燒成後呈次鵝黃色,略含極少數紅色斑點。青段,是段泥系列之一,是礦土經過高溫燒製後,呈現出青灰色而得名;青段的溫域範圍較廣,高溫燒製,外觀會顯現出梨皮狀細紋,胎質有色澤,色澤漂亮吸晴。黃金段泥,屬於段泥系列之一,是段泥礦經過風化的一層,色澤分明,透氣性良好,是段泥中的極品,存量稀少。

五、降坡泥(降坡泥、黃降坡泥、紅降坡泥),是段泥、紫泥、紅泥的共生礦。一九九○年代初期,宜興市政府為了開闢丁山前往宜興(在黃龍山與青龍山交界的降坡工程路段)的陶都路時,偶然間所發現的礦源;在陶都路修造完成之後,降坡泥也就隨同被埋在陶都路地底下了,因此降坡泥產量相對較為稀少,並以此礦源將它命名為降坡泥。降坡泥,泥性硬,顆粒感強,透氣性高,泡茶好喝;經施以茶水泡養過後,與明清時期佳泥類似,讓人思古幽情,古味橫生。

紫砂壺在造型設計及紋飾運用上,汲取古代玉器、青銅器、漆器文化中不少的營養,成型方法有二:

一、手工成型法:用這種方法製作的茶壺,是屬於藝術作品的層次,有它獨立的風格與生命的內涵。因為用手工成型法,別人要仿作較為不易;台灣手拉坏茶壺,較傳統之台灣本土壺,土胎要來得好、工藝細,壺養起來比較有成就感,因此較為愛壺人士所喜愛。

二、開模製作法:用這種方法所製作的茶壺,只具壺之軀體,但是缺乏壺的靈氣與生命。)一把茶壺如屬光貨,當應以手工製作,如屬花貨,非技術上困難所無法克服時,仍應以手工製作,這才是陶手比較負責任的一種態度。

以陶作器,圓型器以手工打身筒(把砂泥打成均勻的薄片後,在轉盤上圍成圓筒形,再用木拍子拍打上端,作收口之用);方形器以鑲身筒明針修坏(先製成心目中的樣版,再裁成泥片鑲接);筋紋器或自然形器是用搪身筒製作。壺的造型以手工拍打身筒與泥片鑲接來成型,其型基本上非圓即方,圓不一相,方非一式,經過一些變化、變形裝飾後,壺的造型又可分為:圓形器(球形、半球形、圓柱形)、方形器(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自然成形器(竹節)、筋紋器(菊瓣式、葵花式、盉形式)、新形器。

紫砂市場有:「筋紋器難做,花色器巧美,方形器難燒」一說;壺的造型藏有美學:有人喜歡素雅,有人喜歡繁複,有人喜歡珠圓玉潤,也有人喜歡線條挺拔,更有人欣賞筋紋器的肌理紋路,花色器〈花貨〉的各種花草樹木圖案,最能表現壺的生活情趣,也是最具親和力,很受紫砂初入門者青睞。

茶壺變化與變型裝飾後的分類:

光貨壺,指造型嚴謹周正、氣度渾厚而挺秀、線條俐落流暢而規整、整體比例處理獨到,壺體光潔、塊面挺括的茶壺,這種壺近似未化粧的女人,美醜是無從遮掩的,最能顯現製壺者本身技術修養的高低;這一類壺講究器物形態的比例,線條簡單,具人文氣息,是進階藏壺者的最愛。

花貨壺,指把自然界動植物的自然形態,用浮雕、半浮雕、圓雕、半圓雕等造型裝飾設計成仿生形象的茶壺,造型分:自然型(松、竹、梅、柏、桃),幾何型(雕鏤捏塑手法),象真型(瓜果、荷花、蓮藕、花草、蟲魚),汲古型(古代玉器、青銅器、漆器及日常生活的器具等型),花貨壺造型具實用與藝術觀賞性,是一般收藏家的最愛。

方壺,方壺製作的工藝是屬於較規矩的,有它一定的比例存在,工藝水平的好壞很容易呈現出來,方壺比較客觀、爭議性也較少,方型器造形與結構是多種多樣的,方型壺是用手工鑲身筒明針修坏、它不能用模具覆製,要求面線與角結構均整,挺直剛強,蓋與壺身緊密、不可留縫隙,方壺通體以直線組成,比例要準確,口蓋要緊密平整,塊面挺括,線條俐落,氣勢挺拔、力度透徹,這也是方型器得以較圓型器技上高檔之原因。

壺的造型泥料和茶類有著很大的關係?

一、泡紅茶或緊壓茶類:宜選口蓋較細,身筒較高,壺壁較厚的壺,這樣能使茶葉燜一下,讓茶湯香氣和滋味更形醇厚;壺宜挑綠泥壺、紫泥壺、降坡泥壺。

二、泡綠茶:選蓋寬大,壺身扁平,壺壁較薄的壺,這樣能使溫度迅速下降,避免既有熟湯氣破壞了茶湯的鮮爽和顏色;壺宜挑綠泥壺、紫泥壺。

三、泡鐵觀音:宜選紅泥圓形小壺,壺容量在 80cc-- 120cc為宜,胎身較薄,可利用熱力把茶香逼出,使茶湯濃郁甘活;壺宜挑綠泥壺、紫泥壺、紅泥壺。

四、泡台灣烏龍茶:宜選容量120cc-250cc 壺為宜,容易表現茶湯的醇滑;壺宜挑降坡泥壺、紫泥壺。

五、泡龍井茶:宜擇綠泥壺、段泥壺。

壺容量的大小,端視用茶人數之多寡而定,筆者認為:不妨多備幾把壺,以備不時之需。

一般說來:茶壺壺身高者、適合沖泡熟茶(發酵茶),壺身矮者、適合沖泡青茶(未發酵茶或半發酵茶)。花茶、綠茶及較注重香氣的青茶類,適宜用瓷壺、蓋碗、蓋杯或玻璃杯等來沖泡之;部分發酵的茶:烏龍茶、金萱茶、翠玉茶、四季春等,適合用宜興紫砂壺來沖泡之,發酵茶、味重而濃,飲量不大,茶壺宜小不宜大,紅茶則適用紫砂壺或瓷壺來沖泡。

筆者常見有些壺友在挑選茶壺時,以壺身覆在桌上,看壺咀孔、壺把、壺口是否三點水平?個人認為這是一種誤解!壺把是否適手,執壺的位置與茶壺重心點的距離關係最大,距離越遠則力點越吃力;壺咀與壺口、基本上要做到同在一水平線上,如果壺咀過低,茶水尚未注滿,水即從壺咀溢出,壺咀過高,傾茶時、茶湯容易從壺口溢出,一般說來,茶壺嘴跟進水孔與嘴端出水孔的面積,要在三比一以上,才能形成一定壓力,使出水有力,壺蓋、蓋面出水孔要大小適宜,以免壺內成負壓時、倒不出水來。壺的重心與穩定性,壺嘴與把在壺體上整體的平衡性,壺的造型設計對比與調和,實體與虛空間的恰當,壺整體與局部有機的結合,壺把端拿省力與否?舒適與否?壺出水流暢與否,都會影響到茶葉的品質;嘴口是否不流涎,倒出的茶水是否圓柱光滑不散亂等,這些都是選藏一把茶壺應考量的基本要件。如果是以壺蓋敲擊壺身來鑑別好壞,發現聲音低沉,這表示土質未經燒熟,聲音如果高揚,就表示土質燒熟堅硬度夠,壺身如果有瑕疵或是破裂經修補,亦可藉由聲音的不規律或不結實中辨認出?

談紫砂壺是非多?紫砂壺依各人研究之功力,有深有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怕不仁不智無所得;收藏不在同一高度,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紫砂壺打從明末開始就不斷出現仿作,愈是名家之作、仿冒造假就愈多。風險之中蘊機遇、機遇背後藏風險;辨真認偽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有時看似容易,但實際卻是困難重重。同把壺,看真者指證歷歷(真有真的道理),看假者言之鑿鑿(假有假的規矩)!假壺的存在,讓收藏世界變得多彩多姿,充滿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讓愛壺者在收藏過程當中帶有一股願賭服輸的色彩,賭你的眼光,賭你的荷包,也賭你的膽識。買紫砂名家壺中劍落馬那是常有的事!給你再多的教導,也都比不上你自己花大把鈔票買錯紫砂名家壺來的刻骨銘心,愛壺者要從錯誤之中學習成長與分辨壺之真假。

踏入紫砂壺收藏這個圈圈,那是愛壺者一輩子的牽掛,裡頭的錯綜複雜,可直讓你咀嚼萬千,消費者在收藏把玩的觀念上,應先建立起學習心與教育心,再用知識性的態度去面對日後的紫砂市場;收藏紫砂名家壺,要有自己的收藏風格(茶壺應選擇形神兼備、型態完美、裝飾紋樣適合、造型美觀、創造力強、使用方便、令人把玩不厭、雅俗共賞。),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月有古今、無真假,壺有真假、無古今,不肖陶手們承襲民初上海仿古之風;不肖業者又抓住仿名家壺作幾可亂真與消費者仰慕名家的心態;因此,不論商品、藝品、真品、代工品、瑕疵品、仿冒品等大量夾雜引進台灣,弄到最後很多茶莊及業者都對紫砂壺欠缺真正的瞭解而自己也成了惡性循環的受害者;這些年來紫砂市場到底是壺在亂?還是人心在亂?明眼的人都心知肚明每一把紫砂名家壺都會有它固定的市場行情(壺價基本上是由作者的構思、藝術水平的高低以及作者對自己作品負責的態度等因素來決定的,所謂壺品具人格也!),消費者貪小便宜很容易買到偽作或瑕疵品(一件好的藝術作品,通常持有人是不會輕易鬆手讓渡的)。

收藏是追求「視、驗、玩」的一種享受,愛壺者要從知物、知人、知史三方面下功夫,不能以貌相物;收藏的要訣:「寶在精巧,貴在自然,奇在獨特,珍在古樸」;收藏古壺重在風格,收藏現代名家壺,應力求造形突破或藝術創作空間比較寬廣的為主,從壺的形、神、態、氣、韻、精、功等多方面去考量。紫砂名家壺不怕買貴,只怕你買錯,要看準收藏目標的發展潛力,才不致浪擲金錢,犧牲情趣;玩物尚志,多充實自己的眼學、多做功課、多看、多聽、多鑑賞(適其用、觀其形、審其美、撫其質、賞其飾、聽其聲、鑒其款、傳其神、辨其真)、多比較、多體會,以了解作者慣用的風格,每個陶手在做工細節方面都不同、尤其是在收工處!愛壺者對壺的整體風格、作工、印款等三方面的鑑別是缺一不可的;壺是結合藝術、品格、精神和修養的所在,就去偽存真品壺藝而言,工是人為努力可以企及,神韻是超越技術意識的一種表現,也是仿真者想仿也仿不來的!愛壺者應從神韻、形態、意趣、文心的鑑賞度去提升收藏的品味。

人們對於陶器的接受,是由適用而欣賞,再由欣賞而收藏,這是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沒有捷徑可以一蹴可幾;初入門把玩紫砂壺的朋友,普遍缺乏紫砂這方面的常識,玩壺理應循序漸進、儘可能先挑選實用、功能好、造型不錯的中低檔宜興紫砂壺開始來入門,忌諱花大錢直接就從紫砂名家壺下手把玩;以免自己因專業知識的不足,而產生一些後悔的事,選購宜興紫砂壺新秀們的作品,是把玩宜興紫砂壺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性動作,換句話說;是對自己眼光的一種挑戰與考驗,因為新秀的精品,往往要比名家的疵品收藏意義面大得許多。

紫砂名家壺一分錢一分貨的,個人認為沒有所謂放漏可撿的!懂壺者可以撿到漏,那是因為讓壺者不懂壺,購買紫砂名家壺碰到有良心又懂壺的商家或是藏家,愛壺者可以縮短學習之路,替自己節省一筆可觀之學費?有謂;買對紫砂名家壺、日後上天堂,買錯紫砂名家壺、日後住套房。紫砂壺市場常有的二個現象:一、當愛壺者累積一點收藏之經驗後,便會覺得自己是天下無敵,循著自己對壺的認知,挑選自己認為對的收藏,即便是再中劍落馬、也堅信自己買的壺是對的!愛壺者如果一直處在賣假壺或是賣高仿壺的商家圈或藏家圈取暖,縱愛壺者有多年的收藏資歷,手上依舊是仿品兒女成行?別以為吃了兩顆黃豆、就可以學人上西天?紫砂壺水很深、有壺中天地之別;二、懂壺的商家或是收藏家,通常都會把自己手中收藏不對的壺,釋藏給貪小便宜的撿漏者,或是沒有經驗又愛收藏紫砂名家壺的愛壺者(紫砂名家真品、藏家一般都是讓給與他有交情之人);所以愛壺者收藏紫砂名家壺,切莫一昧慕名去追求自己看不懂的壺,待自己羽翼豐滿,再去龍吟虎嘯慶昇平亦不遲!愛壺者應持:養壺千把、不如名家好壺一把的理念,時刻惕勵自己!

雅士軒古今 范格魁(文方山人) 撰筆

如何選購紫砂名家壺沖泡好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urio1688 的頭像
    curio1688

    范格魁(文方山人)的收藏小園地→雅士軒古今珍玩館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