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古今陶瓷 (1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琺瑯彩花鳥紋瓶〔口徑15.3∕高34.5∕寬16.8厘米〕-器款:大清康熙辛亥年製-重量:2615g-5.JPG

琺瑯彩也叫料彩,是將琺瑯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白地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並再次燒製的瓷器釉面會有玻璃質跟油質感,立體感強,惟沒有粉質感。畫工一般多用渲染法。琺瑯彩瓷成份,含鋁矽酸鹽與鉛、錫等重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所用的原料多數來自天然礦石,釉料呈現帶有光澤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狀。清康熙時將琺瑯彩料繪製於瓷胎上,創燒出瓷胎畫琺瑯之新項目,到了雍正、乾隆二朝精益求精,琺瑯彩瓷是宮廷專屬的高檔瓷器。

琺瑯彩花鳥紋瓶,口徑15.3 /高34.5/寬16.8厘米,器款:大清康熙辛亥年製,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琺瑯彩花鳥紋瓶〔口徑15.3∕高34.5∕寬16.8厘米〕-器款:大清康熙辛亥年製-重量:g-5B.JPG

琺瑯彩花鳥紋瓶〔口徑15.3∕高34.5∕寬16.8厘米〕-器款:大清康熙辛亥年製-重量:g-5D.JPG

琺瑯彩花鳥紋瓶〔口徑15.3∕高34.5∕寬16.8厘米〕-器款:大清康熙辛亥年製-重量:g-5E.JPG

琺瑯彩花鳥紋瓶〔口徑15.3∕高34.5∕寬16.8厘米〕-器款:大清康熙辛亥年製-重量:g-5F.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高 5.1 ∕ 口徑 6.6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容量:90cc-重量:44g-.JPG

圖一、大清雍正年製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是版主的收藏。

圖六、清光緒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是北京文物公司舊藏。

青花瓷屬於釉下彩,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明朝從西域進口顏料原料以及接受朝貢蘇麻離青,蘇麻離青鈷料,產於波斯卡山夸姆薩村,被一個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故而以其名字來命名。原始青花瓷始於唐宋,成熟期在元代,明代青花器則成為瓷器的主流。

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杯敞口,深弧腹,圈足,胎質細膩,通體施釉,釉面光潔瑩潤,腹部以青料繪以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圖案;用筆工細,清秀端莊,色澤濃淡交織,淡雅別緻,器型周正,製作精巧,釉色自然,胎胚堅白細潤,與青花繪畫相互輝映,典雅隽秀,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口徑6.6 /高5.1厘米,容量:90cc,為品茗觀賞收藏之極品。

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高5.1∕口徑6.6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容量:90cc-重量:44g-2B.JPG

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高5.1∕口徑6.6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容量:90cc-重量:44g-2C.JPG

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高5.1∕口徑6.6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容量:90cc-重量:44g-2D.JPG

青花海水雲龍赶珠紋杯〔高5.1∕口徑6.6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容量:90cc-重量:44g-2E.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釉葫蘆形筆舔〔高11.7∕寬 7.7厘米〕,底款: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重量:88g.JPG

圖一、清乾隆、青釉葫蘆形筆舔、是版主的收藏。

圖五、清乾隆、青釉葫蘆形筆舔、西冷印社2016春季拍賣會、中國歷代瓷器專場、圖錄號:1705、成交價RMB:11,500元。

青釉,係用紫金釉微摻青料所合成;青釉包括豆青、東青、粉青、仿龍泉釉。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調勻淨,蒼翠欲滴,燒製水平已臻於爐火純青的境界,青釉釉色古雅、沉穩,釉面均勻、滋潤,釉質堅緻、細膩!

大清乾隆年製,青釉葫蘆形筆舔,為葫蘆式的淺緣盤,葫蘆形的束腰之處浮雕有一蝙蝠,筆舔以柔美粉青淡恬柔美配飾葫蘆之造型,構思巧妙,創意新穎,獨具匠心,所施粉青溫潤厚腴,秀美天成,撫之似玉,遠觀之有如一泓碧水,渾然天成,筆舔小巧可人,寓意:福壽吉祥,是件不可多得之文房器,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筆舔高 11.7 /寬 7.7厘米為觀賞收藏之極品。

青釉葫蘆形筆舔〔高11.7∕寬 7.7厘米〕,底款: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重量:88g-13B.JPG

青釉葫蘆形筆舔〔高11.7∕寬 7.7厘米〕,底款: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重量:88g-13D.JPG

青釉葫蘆形筆舔〔高11.7∕寬 7.7厘米〕,底款: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重量:88g-13E.JPG

青釉葫蘆形筆舔〔高11.7∕寬 7.7厘米〕,底款: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重量:88g-13F.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花筆筒-〔高16.9厘米〕-2A.JPG

青花瓷屬於釉下彩,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明朝從西域進口顏料原料以及接受朝貢蘇麻離青,蘇麻離青鈷料,產於波斯卡山夸姆薩村,被一個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故而以其名字來命名。原始青花瓷始於唐宋,成熟期在元代,明代青花器則成為瓷器的主流。

雙圈款青花繪山水紋筆筒高 16.9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青花筆筒-〔高16.9厘米〕-2B.JPG

青花筆筒-〔高16.9厘米〕-2C.JPG

青花筆筒-〔高16.9厘米〕-2D.jpg

青花筆筒-〔高16.9厘米〕-2E.JPG

青花筆筒-〔高16.9厘米〕-2F.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花人物紋筆筒-〔寬12.5∕高13.1厘米〕-A.jpg

青花瓷屬於釉下彩,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明朝從西域進口顏料原料以及接受朝貢蘇麻離青,蘇麻離青鈷料,產於波斯卡山夸姆薩村,被一個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故而以其名字來命名。原始青花瓷始於唐宋,成熟期在元代,明代青花器則成為瓷器的主流。

民初青花繪八仙人物紋筆筒,寬12.5 /高13.1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青花人物紋筆筒-〔寬12.5∕高13.1厘米〕-B.jpg

青花人物紋筆筒-〔寬12.5∕高13.1厘米〕-C.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彩纏枝花卉紋盤〔寬 18.3 ∕ 高 3.7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212g-2.5A.JPG

粉彩又叫軟彩,是在燒好的胎釉上面施以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之後再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從康熙晚期創燒,之後歷朝流行不衰。粉彩器的綠彩、黃彩上易見蛤蜊光出現。粉彩繪畫時,需用玻璃白打底,然後用沒骨畫法上彩料。粉彩瓷,官窯瓷器的畫工都是頂級的,器形會有人體工學設計,鑑識古董,要先學會看懂書法與畫工。

粉彩纏枝花卉紋盤,寬18.3 /高 3.7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粉彩纏枝花卉紋盤〔寬 18.3 ∕ 高 3.7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212g-2.5B.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代--綠釉小罐(跑馬) --大明年製--8.5wx8.5h--180g--A.JPG

綠釉,是一種綠色粉末陶瓷低溫顏料無機顏料,主要用於陶瓷表面上色。綠釉含氧化銅的石灰釉,在還原氣氛中呈紅色,在氧化氣氛中則呈綠色。

綠釉跑馬小罐 ,底款:大明年製寬 8.5 /高 8.5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明代--綠釉小罐(跑馬) --大明年製--8.5wx8.5h--180g--B.JPG

明代--綠釉小罐(跑馬) --大明年製--8.5wx8.5h--180g--C.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定窯-瓜棱形蓋罐〔高7.3 ∕ 寬10.7厘米〕-重量:250g-3.5A.JPG

定窯是民間瓷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宋代的定州境內,故被稱為「定窯」,窯址位於現在的河北省曲陽縣澗滋村燕山村一帶。定窯創燒於唐代北宋為鼎盛期,終止於元代。定窯白瓷胎薄又輕,質地堅硬,色澤潔白。定窯也有燒製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分別稱為「黑定」、「紫定」、「綠定」。

白定窯,瓜棱形蓋罐高7.3 /  寬10.7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白定窯-瓜棱形蓋罐〔高7.3 ∕ 寬10.7厘米〕-重量:250g-3.5C.JPG

白定窯-瓜棱形蓋罐〔高7.3 ∕ 寬10.7厘米〕-重量:250g-3.5D.JPG

白定窯-瓜棱形蓋罐〔高7.3 ∕ 寬10.7厘米〕-重量:250g-3.5E.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影青四繫罐〔高11.3 ∕ 寬9.9厘米〕-重量:315g-4.5A.JPG

景德影青瓷器是中國陶瓷的藝術珍品。影青瓷的前身為青白瓷,色白花青的影青瓷為北宋中期景德鎮所獨創,在宋代影青瓷是景德鎮瓷器的主要產品,影青瓷的特點是瓷質極薄釉似白而帶青,釉面明澈麗潔,色澤溫潤如玉,暗雕花紋,內外可映見,因此有人稱它為影青、隱青或是稱它罩青。影青瓷,主要以氧化鐵為著色劑。

景德影青瓷四繫罐,高11.3 / 寬9.9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清-影青四繫罐〔高11.3 ∕ 寬9.9厘米〕-重量:315g-4.5B.JPG

清-影青四繫罐〔高11.3 ∕ 寬9.9厘米〕-重量:315g-4.5C.JPG

清-影青四繫罐〔高11.3 ∕ 寬9.9厘米〕-重量:315g-4.5D.JPG

清-影青四繫罐〔高11.3 ∕ 寬9.9厘米〕-重量:315g-4.5E.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代-釉裡紅梅瓶-〔寬8.5∕高14.5厘米〕-A.JPG

釉裡紅瓷器,是由宋代鈞窯的窯變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到了元代釉裡紅發揚已成熟。釉裡紅瓷器,是江西景德鎮創燒的一種瓷器釉彩,以氧化銅在瓷胎上彩繪,塗上一層透明釉後,以高溫還原焰燒成,色澤呈現紅色光潤柔和。元代釉裡紅瓷器的胎質,一般呈現灰白色,那是因為採用麻倉土的關係。元代瓷器的白釉,色白閃青,瑩潤透亮,但施釉厚薄不均,厚的地方能看到明顯的蛋青色,以青白釉為主的釉裡紅瓷器,元代產量非常稀少!能流傳到現在的已經是非常的罕見,元代釉裡紅以獨特的風格和别具匠心的工藝,都為收藏家所珍藏。

釉裡紅龍紋梅瓶,寬 8.5 /高 14.5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明代-釉裡紅梅瓶-〔寬8.5∕高14.5厘米〕-B.JPG

明代-釉裡紅梅瓶-〔寬8.5∕高14.5厘米〕-C.JPG

明代-釉裡紅梅瓶-〔寬8.5∕高14.5厘米〕-D.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代-青花釉裡紅海濤雲龍紋小缸-〔寬5.4 ∕ 高4.9厘米〕-2A.JPG

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創始於元代,在現今河北保定一帶。青花釉裡紅是青花及銅紅釉料瓷坯結合而形成,青花的著色劑是鈷料,釉裡紅的著色劑是銅料,釉裡紅是屬於一種釉下彩瓷裝飾技藝,瓷器的工藝相當複雜,要求也十分嚴謹,明朝中晚期的官窯和民窯作坊生產量都很少。青花釉裡紅瓷器的優點是有青花的幽靚雅致與沉靜安定的特色,又有釉裡紅的渾厚壯麗,豐富了整體的色彩效果,形成高雅而又樸實的藝術風格,讓青花釉裡紅瓷成為珍貴的品種之一。

清代青花釉裡紅海濤雲龍紋小缸寬 5.4 /高 4.9 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清代-青花釉裡紅海濤雲龍紋小缸-〔寬5.4 ∕ 高4.9厘米〕-2B.JPG

清代-青花釉裡紅海濤雲龍紋小缸-〔寬5.4 ∕ 高4.9厘米〕-2C.JPG

清代-青花釉裡紅花蝶紋水洗小缸-〔寬5.4 ∕ 高5厘米〕-2A.JPG

清代青花釉裡紅花蝶紋水洗小缸寬5.4 /高5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清代-青花釉裡紅花蝶紋水洗小缸-〔寬5.4 ∕ 高5厘米〕-2B.JPG

清代-青花釉裡紅花蝶紋水洗小缸-〔寬5.4 ∕ 高5厘米〕-2C.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彩九桃紋套杯(十全十美)-最大尺寸:寬11.1厘米,高6.2厘米-最小尺寸:寬4.9厘米,高2.6厘米-底款:「大清道光年製」-4.JPG

粉彩又叫軟彩,是在燒好的胎釉上面施以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之後再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從康熙晚期創燒,之後歷朝流行不衰。粉彩器的綠彩、黃彩上易見蛤蜊光出現。粉彩繪畫時,需用玻璃白打底,然後用沒骨畫法上彩料。粉彩瓷,官窯瓷器的畫工都是頂級的,器形會有人體工學設計,鑑識古董,要先學會看懂書法與畫工。

粉彩九桃紋套杯(十全十美),最大:寬11.1 /高 6.2 厘米;最小:寬4.9 /高2.6厘米,底款:大清道光年製,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粉彩九桃紋套杯(十全十美)-最大尺寸:寬11.1厘米,高6.2厘米-最小尺寸:寬4.9厘米,高2.6厘米-底款:「大清道光年製」-4-.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琺瑯彩花卉紋圖天球瓶〔寬22 ∕ 高 31.8厘米〕-底款:康熙丁卯中和堂製-.JPG

琺瑯彩也叫料彩,是將琺瑯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白地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並再次燒製的瓷器釉面會有玻璃質跟油質感,立體感強,惟沒有粉質感。畫工一般多用渲染法。琺瑯彩瓷成份,含鋁矽酸鹽與鉛、錫等重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所用的原料多數來自天然礦石,釉料呈現帶有光澤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狀。清康熙時將琺瑯彩料繪製於瓷胎上,創燒出瓷胎畫琺瑯之新項目,到了雍正、乾隆二朝精益求精,琺瑯彩瓷是宮廷專屬的高檔瓷器。

琺瑯彩花卉紋天球瓶,直口、長直頸、圓肩、圓腹、內凹為足,器身繪飾花卉紋圖,包漿厚實,沁色開片多銹泡。瓶寬22 / 高31.8 厘米,底款:康熙丁卯中和堂製,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琺瑯彩花卉紋圖天球瓶〔寬22 ∕ 高 31.8厘米〕-底款:康熙丁卯中和堂製-5B.jpg

琺瑯彩花卉紋圖天球瓶〔寬22 ∕ 高 31.8厘米〕-底款:康熙丁卯中和堂製-5C.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彩梅瓶〔寬 24.9 ∕ 高 46.5厘米〕-大明萬曆年製-8B.JPG

五彩又叫硬彩,屬於釉上彩瓷器之一種,五彩器的色彩比較硬朗,顏色不豐富,繪畫以平塗為主,不進行渲染,沒有濃淡之分。五彩瓷是中國陶瓷藝術的珍品,產於北宋晚期(北宋北方磁州窯燒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紅綠彩、白釉綠彩等,都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驅),成熟於明代。清康熙五彩瓷,屬於硬彩,彩色甚濃,釉附其上,微微凸起,瑰麗多彩、品種眾多。

五彩花鳥如意紋梅瓶,小口,短頸,瓶口外敞,豐肩,凸腹下斂,圈足,瓶身施繪有花鳥紋、如意紋等紋飾,器型規整,端莊大氣,五彩花鳥如意紋梅瓶寬 24.9/高46.5厘米底款:大明萬曆年製,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五彩梅瓶〔寬 24.9 ∕ 高 46.5厘米〕-大明萬曆年製-8C.JPG

五彩梅瓶〔寬 24.9 ∕ 高 46.5厘米〕-大明萬曆年製-8D.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晉-德清窯-黑釉羊尊〔寬27.7∕高23.8厘米〕-重量:2326g-.JPG

圖一、西晉,黑釉羊尊,是版主的收藏

圖五、越窯青瓷羊,是廣東順德盛美拍賣有限公司的送拍物件( Lot:3343)

黑釉,主要著色劑為氧化鐵和少量的錳、鈷、銅。

西晉黑釉羊尊身軀肥沃,羊呈跪姿,四足捲曲作臥伏狀,昂首,羊角捲曲,頭頂上有圓孔洞,頜下鬍鬚如釘狀,全身施釉,釉色瑩潤,造型優美,工藝精湛,羊尊寬27.7 /高23.8厘米為觀賞收藏之極品。

西晉-德清窯-黑釉羊尊-1

西晉-德清窯-黑釉羊尊-2

西晉-德清窯-黑釉羊尊-3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磁州窯繪花卉紋壺-右邊:長8.3釐米-寬7釐米-高7.2釐米-容量71cc-重量147g-左邊:磁州窯繪花蠍壺-長8.2釐米-寬6.9釐米-高6.7釐米-容量61cc-重量140g-.JPG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漢族的民窯,也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且達到高峰,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品種很多,其中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等最為著名,裝飾技法也突破當時中國五大名窯單色釉的侷限。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富有濃厚的民間情趣,裝飾形、神、氣、韻兼備,風格獨特,為民間所喜聞樂見,惜!磁州窯未曾做過給歷代的皇帝使用(作品納入宮中),致中國五大名窯獨缺了磁州窯。出土的磁州窯作品是灰色的;收藏宋代磁州窯執壺,玩的是個拙味,這種壺在兩岸藝術市場非常罕見,壺極具觀賞及收藏的歷史價值。

宋代磁州窯繪花卉紋壺(右):長8.3/寬7/高7.2厘米,容量:71cc,宋代磁州窯繪花蠍紋壺(左):長 8.2/寬6.9/高6.7厘米,容量:61cc,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宋-磁州窯繪花卉紋壺-右邊:長8.3釐米-寬7釐米-高7.2釐米-容量71cc-重量147g-左邊:磁州窯繪花蠍壺-長8.2釐米-寬6.9釐米-高6.7釐米-容量61cc-重量140g-5B.JPG

宋-磁州窯繪花卉紋壺-右邊:長8.3釐米-寬7釐米-高7.2釐米-容量71cc-重量147g-左邊:磁州窯繪花蠍壺-長8.2釐米-寬6.9釐米-高6.7釐米-容量61cc-重量140g-5C.JPG

宋-磁州窯繪花卉紋壺-右邊:長8.3釐米-寬7釐米-高7.2釐米-容量71cc-重量147g-左邊:磁州窯繪花蠍壺-長8.2釐米-寬6.9釐米-高6.7釐米-容量61cc-重量140g-5D.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寬10.6 ∕ 高12厘米〕-書畫:羅宿(又名羅會昭),備註:景德瓷-重量:340g.jpg

粉彩瓷,是在燒好的胎釉上面施以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之後再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一九五二年所製,由羅宿老師書繪。羅宿,又名羅會昭,一九二零年出生。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敞口,短頸,溜肩,圓鼓腹,底部三足,肩腹兩側堆貼飄帶狀長耳,耳書福與壽,爐體一面飾人物故事圖,一面飾以詩文並書:壬辰之冬羅宿寫。爐寬 10.6 / 高12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寬10.6 ∕ 高12厘米〕-書畫:羅宿(又名羅會昭),備註:景德瓷-重量:340g-2B.jpg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寬10.6 ∕ 高12厘米〕-書畫:羅宿(又名羅會昭),備註:景德瓷-重量:340g-2C.jpg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寬10.6 ∕ 高12厘米〕-書畫:羅宿(又名羅會昭),備註:景德瓷-重量:340g-2D.jpg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寬10.6 ∕ 高12厘米〕-書畫:羅宿(又名羅會昭),備註:景德瓷-重量:340g-2E.jpg

粉彩朝天耳三足爐〔寬10.6 ∕ 高12厘米〕-書畫:羅宿(又名羅會昭),備註:景德瓷-重量:340g-2F.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鬥彩八寶紋凈水瓶〔高13.1∕寬6.3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重量:131g-25A.JPG

圖一至圖三、大清雍正年製,鬥彩八寶紋凈水瓶,是版主的收藏。

圖四至圖六、大清乾隆年製,鬥彩八寶紋凈水瓶,是東方典藏。

圖七、清乾隆青花如意紋小瓶,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典藏。

鬥彩八寶紋凈水瓶與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青花如意紋小瓶,兩瓶施繪的圖案及瓶的型制均相同,一者施青花,另者施鬥彩,瓶命名就見仁見智了?

鬥彩,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互相結合的一種彩色瓷器裝飾工藝,先燒青色,首先以青花於瓷胎上勾勒出圖案輪廓線的全體或主體,罩上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後,再於輪廓中填入一種到多種的彩料,二次入窯以低溫烘燒。鬥彩初創於宣德時期,歷經成化的發展高峰及明中晚期的低潮階段,於康熙時復興;雍正時期,開始於釉上彩色系中引入珐琅彩料,其可混色且易於渲染的特性,大幅增添了色彩的種類及富麗,為瓷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漸層、三維效果,明代胎土顆粒大,都是泥足。

大清雍正年製、鬥彩八寶紋淨水瓶為臨摹明代彩釉之器物;撇口,豎頸,溜肩,長腹至底漸斂,圈足略撇,足沿露胎;口沿及足沿各飾兩道弦紋,頸部以桃形與菱花鉤連紋環狀飾之,和蕉葉、如意紋相疊;肩部兩道弦紋間,飾雲狀鉤連紋;瓶腹三個如意開光,開光下飾一朵六瓣花;開光內以暈染之青花如意為中心,三邊以蓮瓣飾之,正上方有一卍字紋樣,餘則填入鉤連紋;如意開光兩側裝飾相疊之心形及如意鉤連紋;八寶紋淨水瓶,瓶體小巧,畫工精細,線條流暢,色彩嬌艷,瓶底書:大清雍正年製,淨水瓶高13.1 / 寬 6.3厘米,釉彩及氣泡變化非常明顯,此器有可能是當時之官窯器,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斗彩八寶紋凈水瓶〔高13.1∕寬 6.3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重量:130g-25B.Jpg

斗彩八寶紋凈水瓶〔高13.1∕寬 6.3厘米〕,底款:大清雍正年製,重量:130g-25F.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青釉雙耳爐〔寬11.9∕高 5.3厘米〕,底款:乾隆年製,重量:226g-25H.JPG

圖一乾隆年制天青釉雙耳三足爐是版主的收藏

圖六大清乾隆年制天青釉雙耳爐是2019年新加坡漢斯德春拍精品

天青釉,是瓷器的釉色名稱,是一種幽淡雋永的高溫藍色釉,它是中國漢族傳統製瓷工藝中的珍品。汝窯因稀而貴,是最珍罕、最夢寐之器,為世界各大博物館所收藏,汝窯燒製的汝瓷,因其絕妙的色澤、有它獨特藝術價值,深得帝王歡心。汝窯,在北宋時期是專供宮廷使用的官窯,有「宋瓷之冠」的美譽。汝窯支釘是米粒狀,龜裂也不是全面的,汝窯會有弧線,圈足是往外撇,古董是內涵的漂亮,不是看得出來的漂亮。

乾隆年製,天青釉雙耳爐,爐口微微外翻,口沿圓潤,鼓圓腹,雙螭耳,耳孔半圓,螭首、眼呈簡略化,惟棱線明顯有神,底為正圓,形制為禮器,造型獨特,體態輕巧,器身曲線起伏濃淡有致,線條優美婉約,胎白質細,通體施粉青釉,釉色淡雅,釉面勻淨光澤,釉質細膩如玉質般瑩潤,光華內蘊、臻於純美,展現出極高超的製作技巧,整器古樸典雅,端莊大氣,盡顯官窯時期皇室風範,爐寬11.9 / 高5.3 厘米,底書:乾隆年製四字二行暗刻篆書款,本爐屬於難求之作品,具極高的收藏價值。

天青釉雙耳爐〔寬11.9∕高 5.3厘米〕,底款:乾隆年製,重量:226g-25K.JPG

天青釉雙耳爐〔寬11.9∕高 5.3厘米〕,底款:乾隆年製,重量:226g-25L.JPG

天青釉雙耳爐〔寬11.9∕高 5.3厘米〕,底款:乾隆年製,重量:226g-25M.JPG

天青釉雙耳爐〔寬11.9∕高 5.3厘米〕,底款:乾隆年製,重量:226g-25N.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彩博古紋蓋罐-〔高15.2∕寬9.1∕厚 5.3厘米〕-重量:393g-.JPG

粉彩又叫軟彩,是在燒好的胎釉上面施以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之後再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從康熙晚期創燒,之後歷朝流行不衰。粉彩器的綠彩、黃彩上易見蛤蜊光出現。粉彩繪畫時,需用玻璃白打底,然後用沒骨畫法上彩料。粉彩瓷,官窯瓷器的畫工都是頂級的,器形會有人體工學設計,鑑識古董,要先學會看懂書法與畫工。

粉彩博古紋罐,高 15.2/長9.1/寬5.3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粉彩博古紋罐〔高15.2∕長 9.1∕寬 5.3厘米〕,重量:395g-2B.JPG

粉彩博古紋罐〔高15.2∕長 9.1∕寬 5.3厘米〕,重量:395g-2C.JPG

粉彩博古紋罐〔高15.2∕長 9.1∕寬 5.3厘米〕,重量:395g-2D.JPG

粉彩博古紋罐〔高15.2∕長 9.1∕寬 5.3厘米〕,重量:395g-2E.JPG

粉彩博古紋罐〔高15.2∕長 9.1∕寬 5.3厘米〕,重量:395g-2F.JPG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