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茶海,柯志正(雨墨)1997年製作,寬 9.2 /高 9.5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目前分類:名家台灣壺 (13)
- Mar 25 Tue 2025 18:27
柯志正(雨墨)--青花茶海
- Jan 27 Mon 2025 13:20
台灣陶藝名師郭大慶--手拉坏茶盤
圖一〜圖四、郭大慶壬申年製,手拉坏茶盤,是我的收藏。
圖六、郭大慶己巳年製,大茶盤,是雅虎奇摩網家壺言壺語的拍賣物件。
手拉坏茶盤,盤身銘刻:陶然,盤高7.2 / 寬24.2厘米,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May 13 Sat 2023 20:02
何志隆--柴燒窯木灰釉茶杯 / 木灰釉簋式茶杯
柴燒窯,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每個杯子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茶杯,杯寬7/高4.2厘米,底款:志,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May 12 Fri 2023 12:52
許俊翔--柴燒窯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都是孤品、而且各有特色。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日益困難,燒製過程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許俊翔老師柴燒窯壺,燒窯火侯非常到位,用此壺沖泡茶、茶水變得甘甜好喝,堪稱是絕世佳品,壺寬14.8/高9.6厘米,容量: 280cc,為品茗觀賞收藏之極品。
- Jan 08 Fri 2016 13:54
何志隆--柴燒木灰釉提把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壺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提把壺,寬13.7 /高 7.8厘米,底款:何志隆 壬辰年,容量: 27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Jan 08 Fri 2016 13:51
何志隆--柴燒木灰釉窯變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壺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窯變壺,寬13.2/高10厘米,底款:何志隆,容量:220cc,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Dec 17 Thu 2015 13:16
何志隆--柴燒木灰釉茶海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壺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茶海,寬13.1 /高 8.9厘米,底款;何志隆 壬辰年,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Feb 09 Mon 2015 16:28
張素--竹灰釉柴燒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都是孤品、而且各有特色。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日益困難,燒製過程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竹灰釉柴燒窯壺,為張素老師所作,造型古樸大氣,做工十分細緻,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佳,壺容量: 425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Jan 28 Wed 2015 18:00
吳金維--霰型金銀彩柴燒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都是孤品、而且各有特色。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日益困難,燒製過程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吳金維,一九六八年出生於台灣宜蘭,一九八八年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吳老師自行研究調配陶土,利用陶土中飽含大量的鐵質,不斷以還原、氧化兩種交替的方式窯燒,冒著溫度超過攝氏一二四○度,再增溫會造成表層起泡的風險來繼續再加溫,以達到黃金般的彩度。吳老師堅持不用任何金屬、金箔或釉料,僅以【一土、二火、三窯技】單純方式裸燒,燒製出多彩金屬光澤與多種自然色彩互補的【金銀彩】;讓作品光彩四射,炫目燦爛,令人讚嘆。
霰型金銀彩柴燒窯壺,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全,壺高16.5/寬8.6厘米,底款:吳金維作,容量: 24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Jan 20 Tue 2015 09:22
何志隆--柴燒木灰釉窯變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壺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扁把壺,壺寬14.4 /高9 厘米,底款: 何志隆 2014,壺容量: 28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Dec 30 Tue 2014 15:34
柯志正(雨墨)作品--青花筆洗
- Dec 26 Fri 2014 09:39
何志隆--柴燒木灰釉側把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壺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側把壺,壺寬14.4 /高 9.5厘米,底款:何志隆 壬辰年,容量: 27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 Dec 09 Tue 2014 11:22
何志隆--柴燒木灰釉圓把壺
柴燒窯壺,具有遠紅外線作用,泡茶茶水甘甜好喝!這是柴燒窯壺可貴及迷人之處;柴燒窯壺每把壺都是孤品、各有各的特色,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竹木經過高溫燃燒形成自然落灰釉與陶胚表面熔融結合,以自然落灰釉替代人工化學釉披覆在壺的外表,讓壺的色澤、圖案、火痕、結晶與否?都是出於自然的燒成,柴燒窯壺因窯燒高溫致壺作破損率高,再者柴燒竹木的取得也是日益的困難,燒製過程常費時數天數夜,對人力、物力而言,也都是一種挑戰!
何志隆老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台北,從事陶藝創作近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在台東縣山區創建以柴窯為名的「志窯」,以海上漂流木做燃料、將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採自然落灰的上釉法燒製陶器,創造出當代的新陶藝。
柴燒木灰釉圓把壺,寬14.6 /高 9.3厘米,底款:何志隆 壬辰年,容量:280cc,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