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谷川長文,為日本山形鑄物傳統工藝士、榮獲過山形市傳統工藝產業的技術功勞獎;迄至二零二零年五月為止,被認定為通產大臣的日本傳統工藝士、山形鑄物傳統工藝士僅六人,長谷川長文即為六人之一,且此六人之中、已有二人已亡故。
花木紋側裙型山形鑄物鐵瓶,為長文堂長谷川長文所作、鐵瓶高25.4(含把)/ 寬21.6厘米,容量:2300cc,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https://japantakumi.com/zh-hant-tw/pages/%E9%95%B7%E6%96%87%E5%A0%82
https://www.artcer.com.tw/shop-detail.php?t=42&t2=165&p=408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森一夫作乃木大將像,高 37.7/長12/寬 9.1厘米,落款:乃木大將肖像、明治三十年於臺北城中、森一夫作,是版主的收藏。
圖四、森一夫作乃木大將像,高 37.7/長12/寬 9.1厘米,落款:乃木大將肖像、明治三十年於臺北城中、森一夫作,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登錄號: T2018.001.3478 )。
乃木大將,指的就是乃木希典;乃木希典,一八四九年出生於日本長府藩藩士家庭,從師玉木文之進,參加過討幕戰爭、戊辰戰爭、西南戰爭;一八九六至一八九八年出任臺灣日治時期的第三任總督,苗栗縣南庄鄉的乃木崎,就是當時的乃木希典總督率先捐獻來修建的。乃木希典為大日本帝國第三集團軍司令官、官階正二位、大勳位、功一級、伯爵。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圖八、青銅出戟尊,是版主的收藏。
圖九〜圖十、青銅隹父尊,是上海博物館典藏。
圖一與圖十青銅尊,形制與大小相近,圖一未落款,以形制取名「出戟尊」;圖十圈足有雙勾陽文「隹父癸」銘文,命名「隹父癸尊」。
青銅出戟尊為三段式尊、撇口、圓腹、階狀足圈,全器有四道棱脊,呈觚形,頸腹圈足裝飾有形式不同的獸面紋,間有一周鳥紋,主紋凸起,填以雷紋,以雷紋為地,脰部飾蕉葉紋與夔龍紋,蕉葉內有變形獸面,腹與圈足飾獸面紋,此尊器形大氣優美,端莊厚重,紋飾古樸神秘,高32.3/口徑23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綠度母鎏金銅佛,是版主的收藏。
圖八、綠度母鎏金銅佛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資料識別:中瓷004096N000000001)。
清代鎏金,金子會呈泛藍色;清代綠度母鎏金銅佛,長眉細眼,頭帶寶冠,面帶微笑向下俯視,頭帶纓絡,上身袒露,右手結與願印,左手曲起,結說法印,花莖繞臂,盛開於肩側,身體微側坐於蓮座上,左腳曲盤,右腳舒放,踏於小朵蓮花;銅佛高 9.8 /寬 7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鎏金關公坐像,是版主的收藏。
圖八、鎏金關公坐像,是雅虎拍賣的物件。
鎏金關公坐像,關公面龐方正,丹鳳眼,濃眉交蹙,臥蠶目,鳳目微合,耳側垂巾帶,身穿寬袍長衫,腳蹬高靴,衣紋簡括自然,正襟危坐,顯露出一派威嚴和正氣。關公高18 /寬 9.5厘米,為欣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清代、銅彩繪四臂菩薩坐像,是版主的收藏。
圖七、清代、銅彩繪四臂菩薩坐像,是百家藏品展示---楚天文化的藏品。
四臂菩薩是西域西藏的守護神,一面四臂,造型每一莊嚴皆有所表,一頭表通達法性,四臂表四無量心,身色表清潔無垢不為煩惱、所知二障所障。頭戴五佛冠表五智,發黑色表不染,五色天衣表五方佛,雙跏趺表不住生死,手印表不住涅。
清代,銅彩繪四臂菩薩坐像,高 21.3/ 寬14.9 / 深10.9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所衍生出來的品種,晚清前稱「銅胎掐絲琺瑯」,晚清後稱「景泰藍」。
清代銅胎掐絲琺瑯太平有象纏枝蓮紋雙耳三足爐,蓋面隆起,蓋頂為象呈俯臥回跪姿、背鞍墊及寶瓶為爐鈕,寓意:太平有象;爐身微敞口,直長腹,圓底,爐兩側飾象首立耳,腹下承象首三足,帶象形鈕穹頂形子母蓋口,器身口緣飾回紋,腹部飾纏枝蓮紋,足部象首面額纏璎珞,爐高77.5/ 寬47.5厘米,薄胎,造型規整,端莊大氣、做工繁複華美,精緻美觀,兩岸藝術市場罕見之爐,版主收藏一對爐,為薰香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侯乙,是中國戰國時期曾國的君主,生於西元前四七七年,按銘文記載死於西元前四三三年。一九七八年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包涵生活品、竹簡、禮器、兵器,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套大型的編鐘,堪稱為中國之最。
曾侯乙銅提鏈獸形鈕蓋鼎,弧蓋,隆頂,蓋上設圈鈕及三個獸形鈕,蓋面飾二方連續勾連紋、龍紋、卷雲紋,短頸、溜肩、圓鼓腹,腹部側裝有三個獸面高蹄足,器身肩部裝有二提鏈,器身飾有二道圓形凸棱,凸棱之間分布有六個圈形凸渦紋,渦紋之間飾有變形龍紋和圈點紋,蓋鼎肩部銘文:「曾侯乙………」七字。鼎高28/口徑11.3/寬23.5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鳳來儀引梵行,鳳凰,乃百禽之王,高貴又傲氣,唯棲梧桐樹。鳳凰顯形,乃是祥瑞的徵兆。觀世音菩薩,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世人,惦記眾生之苦,任何人遇到困難,向他呼喚求救,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聽到、看到之後,就會變換成各種身份的出現救助;公司或住宅擺放觀世音菩薩,會帶來祥瑞之氣,百福千祥,喜氣滿盈、政通人和,財運亨通。
有鳳來儀觀音高 33.8/寬21.8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圖八、青銅劍(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是版主的收藏。
圖九〜圖十、越王者旨於晹劍、是上海博物館的典藏。
圖十一、銘文青銅劍、是露天拍賣瑰麗古董洋行的收藏。
青銅劍,為昔日諸侯貴族配掛之劍,顯示持劍者身份與地位的高低,青銅劍最早見於商代後期的鈴首劍。戰國時期青銅劍分三種:一、裝飾用的;二、殺敵用的(三分銅或四分銅加一分錫合金冶煉而成,這種劍是最棒的);三、王侯貴族陪葬用的,這種劍不加鉻,無實用的意義,品像也較前二者差。
銘文青銅劍,長67.2/格寬4.6/柄長9.3厘米,重量:1063g,劍格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銅劍為昔日諸侯貴族配掛之劍,顯示持劍者身份與地位的高低。青銅劍,最早見於商代後期的鈴首劍,鑲玉青銅劍最早出現在西周,春秋戰國至漢代,則是鑲玉劍使用的鼎盛期。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分為三種:一、裝飾用的;二、殺敵用的(三分或四分銅和一分錫合金冶煉而成,這種劍最棒);三、王侯貴族陪葬用的冥器,這種劍不加鉻,無實用的意義,品像也較前二者來得差上很多。
銘文玉柄長劍,長64.4 / 格寬 3.9厘米,格款: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銅劍為昔日諸侯貴族配掛之劍,顯示持劍者身份與地位的高低。青銅劍,最早見於商代後期的鈴首劍,鑲玉青銅劍最早出現在西周,春秋戰國至漢代,則是鑲玉劍使用的鼎盛期。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分為三種:一、裝飾用的;二、殺敵用的(三分或四分銅和一分錫合金冶煉而成,這種劍最棒);三、王侯貴族陪葬用的冥器,這種劍不加鉻,無實用的意義,品像也較前二者來得差上很多。
銘文玉柄長劍,長59.6/寬4.3厘米,格款: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銅劍為昔日諸侯貴族配掛之劍,顯示持劍者身份與地位的高低。青銅劍,最早見於商代後期的鈴首劍,鑲玉青銅劍最早出現在西周,春秋戰國至漢代,則是鑲玉劍使用的鼎盛期。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分為三種:一、裝飾用的;二、殺敵用的(三分或四分銅和一分錫合金冶煉而成,這種劍最棒);三、王侯貴族陪葬用的冥器,這種劍不加鉻,無實用的意義,品像也較前二者來得差上很多。
玉柄錯金長劍,長65 /格寬 4.5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圖七、青銅劍,是版主的收藏。
圖八〜圖十、是雅虎網站賣家---老物件鄉下收來仿戰國青銅劍。
青銅劍為昔日諸侯貴族配掛之劍,顯示持劍者身份與地位高低,青銅劍最早見於商代後期的鈴首劍。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分為三種:一、裝飾用的;二、殺敵用的(三分銅或四分銅加一分錫合金冶煉而成,這種劍是最棒的);三、王侯貴族陪葬用的冥器,這種劍不加鉻,無實用的意義,品像也較前二者差矣。
青銅劍,長63.3/ 寬 4.2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圖八、銅鎏金鑲玉劍,是版主的收藏。
圖九〜圖十一、鎏金銅鑲玉劍,是雅虎網站賣家的物件。
青銅劍為昔日諸侯貴族配掛之劍,顯示持劍者身份與地位的高低。青銅劍,最早見於商代後期的鈴首劍,鑲玉青銅劍最早出現在西周,春秋戰國至漢代,則是鑲玉劍使用的鼎盛期。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分為三種:一、裝飾用的;二、殺敵用的(三分銅或四分銅和一分錫合金冶煉而成,這種劍是最棒的);三、王侯貴族陪葬用的冥器,這種青銅劍是不加鉻的,無實用的意義,品像也較前二者來得差很多。蟠龍紋銅鎏金鑲玉劍,劍身鑲舞人及鳥紋玉板,劍柄銘刻蟠龍紋並鑲有玉雕螭龍,劍身全部鎏金。
銅鎏金鑲玉劍,長63.5 / 格寬 3.9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四方鼎式爐,是版主的收藏。
圖九、四方鼎式爐,是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十、雅昌拍賣 LOT3079 清康熙 四方鼎式爐連座。
四方鼎式爐,銅質四方形,銅胎精鑄,致密細潤,色澤雅麗,精光內含,寬邊平口,雙立耳,束腰、鼓腹,四柱形足,底座規整,束腰彭牙,卷云足,四方鼎式爐高(含座)18.7/長12.2/寬10.6 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圖十、銅胎掐絲琺瑯六子香薰爐,是版主的收藏。
圖十一、景泰藍紫銅胎掐絲琺瑯彩六子香薰爐,是奇摩賣家四方典藏的賣件。
圖十二、銅胎掐絲琺瑯香爐,是奇摩賣家上典軒的賣件。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所衍生出來的品種,晚清前稱「銅胎掐絲琺瑯」,晚清後稱「景泰藍」。
銅胎掐絲琺瑯六子香熏爐,爐蓋面隆起,蓋頂以坐童為爐鈕,平折口沿,束頸,爐身兩側跪姿童子高舉手勢為耳,圓腹下斂,平底,底座以三位跪姿童子為足,通體飾花卉紋、龍鳳紋等紋飾,造型古樸,端莊大氣,爐高 53 / 寬27厘米,底款:乾隆年製,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所衍生出來的品種,晚清前稱「銅胎掐絲琺瑯」,晚清後稱「景泰藍」。
銅胎掐絲琺瑯麒麟鈕獸耳香薰爐,爐蓋面隆起,蓋頂以坐姿麒麟為爐鈕,盤口,雙獸耳,圓腹,腹下承象首三足,通體施以天藍釉琺瑯彩為地,掐絲填有紅、黃、綠、藍等釉彩,腹部飾以纏枝紋、蓮紋、如意云頭紋等,造型端莊,古樸大氣,爐高51/寬41.3厘米,底款:乾隆年製,為薰香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銅胎掐絲琺瑯唐馬,是版主的收藏。
圖十、民國景泰藍馬擺件,是北京保利拍賣有限公司 Lot2087 號的拍賣物件。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所衍生出來的品種,晚清之前稱為:「銅胎掐絲琺瑯」,晚清之後稱為:「景泰藍」。
銅胎掐絲琺瑯彩唐馬,胎體中空,馬身飾龍紋、花卉紋等紋飾,形體矯健呈站立之姿,身軀碩大,四肢強壯,頭部比較小,雙耳挺立,兩眼上的眉骨粗大而隆起,頸部上細下粗,其背部、肚子、臀部圓潤肥碩,且收得很緊,腿部上端粗短,下部細長,短鬃尾,一眼看上去矯健有神,形、神、氣、韻均到位,此形制銅胎掐絲琺瑯唐馬,兩岸藝術市場極罕見,唐馬長 32.7 /寬10 /高28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燒青」,是金屬胎嵌搪瓷工藝所衍生出來的品種,晚清之前稱為:「銅胎掐絲琺瑯」,晚清之後稱為:「景泰藍」。
銅胎掐絲琺瑯海棠式香薰爐,爐呈海棠形,蓋面隆起,四瓣花形口,蓋鏤空飾龍紋,微敞口,束頸,深腹,壁內直,平底,底部周緣出四矮獸足,官帽耳,通體飾寶相花、花卉紋等紋飾,造型古樸典雅,端莊大氣,薰爐高37 / 寬35.2 厘米,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