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薛鋒製,梅花樹樁壺,是版主的收藏。
圖七、薛鋒製,朱泥樹樁壺,是網家阿里拍賣的物件。
一廠老紫泥,通常指一九八零年代從黃龍山四號井所開採之礦料、經過煉製的紫泥料,現今的一廠老紫泥以家藏料為主,由於存量有限,越做越少,因此非常珍貴,深受藏家的青睞。一廠老紫泥,屬於砂性重的礦料,石英顆粒多,煉製成泥用於製壺,成型比較難、且燒結溫度高;一廠老紫泥,陳腐時間長,製壞的可塑性也相對高,燒成後的色澤相對溫潤,壺經短期泡養即可光潤典雅。
薛鋒,2019.1224獲評審通過為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師。薛鋒,從小受到親戚的影響,對紫砂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一九九六年考入江南瓜壺為薛鋒老師本人手工所製作,壺以南瓜為題材,壺身為七瓣蘇宜興紫砂工藝二廠,拜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邱玉林老師為師,在邱玉林老師精心的教導之下,工藝突飛猛進,作品構思巧妙,線條流暢,深受兩岸愛壺人士的喜愛!
梅花樹樁壺,壺以梅樁為題,梅枝做壺鈕,身、把、流、蓋皆以極富生態的梅樁及纏枝所組成,壺身為一段梅樁,嘴和把似兩根茁壯生長的短枝,伸展自如,梅花於壺把與壺蓋處成的枝幹上蜿蜒而出,堆稱塑造工藝逼真,貼合自然,展現自然之美,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佳,壺容量: 17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薛鋒製,老紫泥南瓜壺,是版主的收藏。
圖八、薛鋒製,朱泥樹樁壺,是阿里拍賣網家的拍賣物件。
一廠老紫泥,通常指一九八零年代從黃龍山四號井所開採之礦料、經過煉製的紫泥料,現今的一廠老紫泥以家藏料為主,由於存量有限,越做越少,因此非常珍貴,深受藏家的青睞。一廠老紫泥,屬於砂性重的礦料,石英顆粒多,煉製成泥用於製壺,成型比較難、且燒結溫度高;一廠老紫泥,陳腐時間長,製壞的可塑性也相對高,燒成後的色澤相對溫潤,壺經短期泡養即可光潤典雅。
薛鋒,20191224 獲評審通過為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師。薛鋒,從小受到親戚的影響,對紫砂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一九九六年考入江蘇宜興紫砂工藝二廠,拜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邱玉林老師為師,在邱玉林老師精心的教導之下,工藝突飛猛進,作品構思巧妙,線條流暢,深受兩岸愛壺人士的喜愛!
南瓜壺為薛鋒老師本人手工所製作,壺以南瓜為題材,壺身為七瓣筋囊式,囊塊渾厚豐滿,腹部圓鼓,以一片瓜葉捲裹成壺流,流口一任自然,以瓜藤作壺柄,蜿蜒靈動,栩栩如生,以瓜蒂作壺蓋,嵌蓋鎖扣設計,筋紋自然生動,葉脈藤紋刻劃逼真,壺把根部瓜葉覆蓋於壺上,葉片有如風吹搖曳之態,田園情趣濃厚,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佳,壺容量: 16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闐白玉,寶瓶(保平安),重量:2g(無圈),重量:3g(有圈),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翠玉,圓璧,寬2.2 /厚0.4厘米,重量:3g,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方艷玲製,松姿壺,是版主的收藏。
圖六、方艷玲製,原礦青段泥圓珠壺,是奇摩雅虎網家古谷屋的拍賣物件。
紫泥,為常見的典型紫砂泥,是從宜興黃龍山的礦脈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煉而成,礦脈裡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的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紫泥,主要的成分為:水雲母、含有不等量的高岭石、石英、雲母削及鐵質等,紫砂泥屬於粒土---石英雲母系,可塑性強,泥胚韌性高,乾燥收縮率小,溫良親和。好的紫泥已經非常的少了,反而是差的比較多,紫泥顏色呈現紫棕色者,藏家們慣稱:「黑紫泥」。〉紫泥小壺可沖泡烏龍茶,大壺則適合沖泡任何茶葉。
方艷玲,畢業於江蘇南京藝術學院,中國國家職業教育專業人才機構授予工藝美術師職位。方艷玲,二零零六年開始從事紫砂藝術,體悟紫砂技藝古法,篤志實現器用雅觀之茗作,期間,女史不獨遊學茶器製作,間或與同道者品茗交謀,為製壺界低調之巾幗藝人。方艷玲老師堅守傳統與創新合一,製壺之材質選慮其原物,設計之思慮深謀實用,作品造型端莊,製作嚴謹,力求工整俊秀,形、神、氣、韻融會貫通,充滿濃郁的中華傳統文化氣息,作品靈氣雅意,氣韻和工藝俱佳,深受兩岸壺藝愛好者的珍愛。
松姿壺,為方艷玲親自設計並製作,壺以松樁為題,壺鈕以松枝為造型,壺身、流、把、蓋皆以極富生態的松樁及纏枝所組成,壺身為蒼老古拙的松樁,壺嘴和壺把為茁壯的短枝,伸展自如,鈕把上緣的纏枝及壺口緣的葉片貼塑手法熟稔,造型栩栩如生,松樹傲風雪,不畏霜寒,表現卓越的人格品質和氣節,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壺容量: 40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方艷玲製,香瓜壺,是版主的收藏。
圖七、方艷玲製,原礦青段泥圓珠壺,是奇摩雅虎網家古谷屋的拍賣物件。
紅泥原礦堅硬似石,呈澹草綠色調,紅泥質密度大,質堅細膩,窯溫略低,適合製作小件茗器,可愛靈動,深得世人喜愛;紅泥礦氧化鐵含量較高,優者光潔明亮,橙中略見紅光,劣者雜亂陰霾俗不可耐;趙莊小紅泥位於嫩泥礦層底部,甚稀,適合沖泡紅茶、普洱茶。
方艷玲,中國國家職業教育專業人才機構授予工藝美術師職位。方艷玲,南京藝術學院畢業,二零零六年開始從事紫砂藝術,體悟紫砂技藝古法,篤志實現器用雅觀之茗作,期間,女史不獨遊學茶器製作,間或與同道者品茗交謀,為製壺界低調之巾幗藝人。方艷玲老師堅守傳統與創新合一,製壺之材質選慮其原物,設計之思深謀實用,作品造型端莊,製作嚴謹,力求工整俊秀,形、神、氣、韻融會貫通,充滿濃郁的中華傳統文化氣息,作品靈氣雅意,氣韻和工藝俱佳,深受兩岸壺藝愛好者的珍愛。
香瓜壺,係方艷玲老師汲取大自然的靈感而創製。壺以瓜體為壺身,瓜蒂為鈕、嵌蓋,以藤為把、瓜葉為壺嘴,一彎流勁挺,瓜棱勻稱飽滿,蓋與身上下貫通、弧線優美、和諧自然,構思巧妙,田園情趣濃厚,此壺玲瓏精巧,溫雅可愛,是把文人氣質的賞壺,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佳,香瓜壺容量: 22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鐘乳石,長11.8 /寬5.6厘米,重量:796g,為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段泥原礦,稱為老團泥,老團泥是本山綠泥與紫泥自然形成的共生礦土,本山綠泥與紫泥這兩者都是紫砂的原礦,泥性質相同,段泥原礦較為稀貴。段泥產於江蘇省宜興黄龍山,原礦外觀近白色,夾深綠斑點;除可當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篩成細顆粒,作為調砂效果之用;燒成後呈次鵝黃色,略含極少數紅色斑點。另一段泥之原礦本山綠泥,產地亦為黄龍山,原礦呈綠灰色,是紫砂泥中夾層中的夾脂,燒成後呈米黄色調。黃金段泥屬於段泥系列的一種,是段泥礦經過風化的一層,色澤分明,透氣性良好,是段泥中的極品,存量稀少。青段是段泥系列的一種,是礦土經過高溫燒製之後,呈現出青灰色而得名。青段的溫域範圍廣,青段高溫燒製,外觀會顯現出梨皮狀細紋,胎質有色澤,色澤漂亮吸晴。
蔣美珍,一九六七年生,江南大學美術學系畢業,2018.1206獲評審通過為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師。蔣美珍,一九八四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二廠開始學藝,受過多位名師之指導並承續祖輩對紫砂特殊的興趣與悟性,擅長製作花器和象形壺,壺作以自然為創作題材,從自然界的具體形象中提煉出高於自然的典型藝術,繼承傳統,勇於創新,壺作有她自己獨特的風格,作品多次在各類評比中獲獎並獲博物館收藏,蔣美珍老師的作品以優美的造型和良好的視覺感受獨立於世,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青睞。
樹樁金蟾壺,壺身為一截曲折的柏樹樁,切口飾成年為蓋與口,長生年輪蓋上棲息一只蓄勢前蹬神態傳神的金蟾為壺鈕,前伸長干為流,線條與曲成把手的枝幹相應,壺身和流、把線條直、斜變化、有著沉穩中含積極向上的生命意涵,此壺施藝精巧,變化誇張的造型,搭配泥料色澤的運用,嚴謹的製壺法度,味道老而彌堅,勝在樸素持重,富有無限的美感,形態逼真,莊重而柔情,讓人回味無窮,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佳,壺容量: 40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蔣美珍製,蠶寶壺,是版主的收藏。
圖六、蔣美珍製,蠶寶壺,是奇摩雅虎網家的拍賣物件。
綠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位於紫泥上層與岩板間,俗稱龍筋,胎質輕疏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岭石、石英極少量鐵氧化物,透氣性和吸水性好。綠泥因散熱快、透氣性好。適合沖泡綠茶、以及花茶等清茶系列。
蔣美珍,一九六七年生,江南大學美術系畢業,2018.1206榮獲評審通過為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師。蔣美珍,一九八四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二廠開始學藝,受過多位名師之指導並承續祖輩對紫砂特殊的興趣與悟性,擅長製作花器和象形壺,壺作以自然為創作題材,從自然界的具體形象中提煉出高於自然的典型藝術,繼承傳統,勇於創新,壺作有她自己獨特的風格,作品多次在各類評比中獲獎並獲博物館收藏,蔣美珍老師的作品以優美的造型和良好的視覺感受獨立於世,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青睞。
蠶寶壺,為蔣美珍老師全手工所博製;壺身、壺蓋以桑葉為造型,壓蓋,嚴絲合縫,以翹起的葉尖為壺嘴,壺蓋為一側反的桑葉,一凸一凹,錯落有致,蓋上塑一挪動的大蠶寶寶,抬頭遠望壺面的兩隻小蠶寶,壺面塑一桑果,耳形壺把,線條精簡,筋骨露出,壺把側為一分叉的桑枝,整器造型端莊,色澤古樸,儒雅大度,沉穩周正,綠葉、黃蠶和紫桑的搭配,妙趣橫生,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神、氣、韻俱佳,壺容量: 32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壺款刊:蔣美珍---紫砂藝術作品集第20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段泥原礦,稱為老團泥,老團泥是本山綠泥與紫泥自然形成的共生礦土,本山綠泥與紫泥這兩者都是紫砂的原礦,泥性質相同,段泥原礦較為稀貴。段泥產於江蘇省宜興黄龍山,原礦外觀近白色,夾深綠斑點;除可當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篩成細顆粒,作為調砂效果之用;燒成後呈次鵝黃色,略含極少數紅色斑點。另一段泥之原礦本山綠泥,產地亦為黄龍山,原礦呈綠灰色,是紫砂泥中夾層中的夾脂,燒成後呈米黄色調。黃金段泥屬於段泥系列的一種,是段泥礦經過風化的一層,色澤分明,透氣性良好,是段泥中的極品,存量稀少。青段是段泥系列的一種,是礦土經過高溫燒製之後,呈現出青灰色而得名。青段的溫域範圍廣,青段高溫燒製,外觀會顯現出梨皮狀細紋,胎質有色澤,色澤漂亮吸晴。
蔣美珍,一九六七年生,江南大學美術學系畢業,2018.1206獲評審通過為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師。蔣美珍,一九八四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二廠開始學藝,受過多位名師之指導並承續祖輩對紫砂特殊的興趣與悟性,擅長製作花器和象形壺,壺作以自然為創作題材,從自然界的具體形象中提煉出高於自然的典型藝術,繼承傳統,勇於創新,壺作有她自己獨特的風格,作品多次在各類評比中獲獎並獲博物館收藏,蔣美珍老師的作品以優美的造型和良好的視覺感受獨立於世,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青睞。
雙色南瓜壺,以南瓜為題材,壺身為扁圓六瓣筋囊式,輪廓豐盈,壓蓋,以虯曲的瓜蒂為壺鈕,以瓜藤為壺流、瓜藤做壺把,流口一任自然,蜿蜒零動,栩栩如生,藤鬚攀援壺把,彎轉的把梢處向壺身伸出三片紫色的瓜葉與壺蓋相映成趣,整器造型莊重,儒雅大度,沉穩周正,質感渾厚,色澤深邃,構思巧妙,形象鮮活,田園情趣濃厚,壺在點、線、面、過度轉折之處都有所交待,形、神、氣、韻俱佳,壺容量: 300cc ,為品茗觀賞收藏之珍品。





curio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